日光節約時間即將結束:爸媽該如何幫孩子平穩過渡?
最近德州的天氣逐漸轉涼,每年到了這個時候,就代表許多美國家長最頭痛的時刻又要來了——日光節約時間(Daylight Saving Time, DST)即將結束。
美國每年會在 11 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結束日光節約時間,今年的調整日是 11 月 2 日(星期日)凌晨 2 點。屆時,時鐘要往回撥一小時,也就是大家常說的「Fall back」。這也是近期許多家長最常問我的問題之一。
因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,雖然牆上的時鐘多出了一小時,但我們體內的生理時鐘可不會立刻跟著改變。孩子的生理時鐘相對敏感,對他們而言,這樣的時間變動更容易打亂原本穩定的睡眠節奏。即便是睡眠狀況一向良好的孩子,也可能在這段期間受到影響。
日光節約時間結束的影響
您可以這麼想:如果孩子平常是 晚上 7 點 上床睡覺,那在夏令時間結束,新的「晚上 7 點」,其實相當於舊時令的 晚上 8 點。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完全照著新時間安排作息,讓孩子仍在7 點上床,實際上就等於讓孩子晚睡了一個小時。
有些家長會選擇直接撐過去,但多數情況下,孩子會在晚餐時段就開始打瞌睡、甚至提早睡著,結果反而導致晚上真正該上床時睡不著,整個作息亂掉,也讓爸媽非常困擾。
不過別擔心,以下我會分享幾個策略,幫助孩子順利渡過時令變更,讓全家人的睡眠依舊保持穩定。
循序漸進的睡眠調整
基本上,只要提前做好準備、採取循序漸進的調整策略,依然順利渡過挑戰。透過在時令變更前的幾天,逐步調整孩子的生理時鐘,幫助他們更溫和、自然地適應這多出的一小時,而不會太過突然。以下是幾個實用建議與作息調整重點(請搭配圖表參考):
- 從週四早上開始:將早晨起床時間延後 15 分鐘。即使孩子提早醒來,也請等到指定時間再打開窗簾,迎接孩子,展開一天的活動。
- 同步調整全天作息:除了夜晚睡眠,連同用餐、小睡、洗澡等日常活動,也都每天延後 15 分鐘,幫助孩子的生理時鐘逐步調整。
- 保持彈性與觀察:這份圖表僅供參考,在逐步調整的同時,仍請依據孩子的生理時鐘與睡眠訊號觀察,彈性調整,避免過度僵化。
- 維持一致的睡眠環境:與平常一樣,讓睡眠環境保持 安靜、黑暗、涼爽,維持孩子熟悉的安全感。
- 白天多接觸自然光:讓孩子白天多曬太陽,有助於身體重新校正生理時鐘,也能幫助晚上更順利入睡。
*註:以上方法不適用於新生兒階段(0–4個月)的寶寶。由於此月齡的寶寶,整體作息仍處在建構發展階段,建議以清醒時間+睡眠訊號為依據來安排孩子的睡眠,能有效避免過度疲累的情況發生。

給孩子一點時間適應
一般來說,孩子的生理時鐘會在約一週左右逐漸適應新的冬令時間。
如果您的孩子年紀稍大、睡眠習慣也相對穩定,您甚至可以將調整步伐拉大到 每次 20~30 分鐘,只需幾天的過渡期,就能平穩銜接回原有作息。
時間調整雖然每年都會遇到,但透過提早規劃與溫和過渡,就能讓全家人一起順利迎接「多出的一小時」的美好早晨。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與孩子都睡得更安穩。
Member discussion